中国经济网专访伊斯兰教士联合会总主席萨义德

2016-05-17 17:00

  原标题:中国和印尼将开展多元交流——专访伊斯兰教士联合会总主席萨义德

  为庆祝伊斯兰教登宵节,印尼迎来四天的“小长假”,中国经济网记者本人则收到了一份“难忘的过节惊喜”——伊斯兰教士联合会中央委员会总主席萨义德-阿基尔-希拉基博士(Dr. KH. Said﹒Aqil﹒Siroj, General Chairman, Central Board of Nahdlatul Ulama)接受独家专访的确认短信。要知道,伊斯兰教士联合会有超过90年的历史和4000万的成员,印尼第四任总统瓦希德曾任该会总主席。

  节日的雅加达难得没有堵车,记者比约定时间提前半小时抵达NU位于城市中部的总部等待萨义德。没想到,在一楼大厅与驱车近三小时从城郊匆匆赶来的萨义德提前碰面了。

  “您在听什么?”上楼的路上,记者注意到萨义德的这个小细节。

  “是下载到手机里的新闻,我一路都在听”,他微微一笑,“我刚从中国访问回来,用中国话讲,要与时俱进。”

  就这样,中国经济网记者对萨义德的独家专访,一边走着一边开始了。

  中国经济网记者:您此次访问中国有何感想?

  萨义德: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邀请,我很荣幸于4月中旬访问了北京、陕西和新疆等地,北京的牛街、西安的清真寺、乌鲁木齐自由和谐的宗教氛围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。中国通过“丝绸之路”与穆斯林国家、与阿拉伯世界建立起了长期友好关系,特别是从广州发源的“海上丝绸之路”更是加深了与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尼的多元联系,这是我们值得倍加珍惜的共同回忆。当前,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已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构建者。

  中国经济网记者:您如何评价中印尼两国沿着“丝绸之路”共同发展的历程?

  萨义德:作为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上的两个重要国家,中印尼两国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。印尼文化深受福建、广东等中国南方省份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,中国穆斯林航海家郑和600多年前就来到印尼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,并帮助印尼渔民击退海盗侵袭,在我老家西爪哇省井里汶就有郑和到达的遗迹和传承下来的习俗。中国历来是印尼人民尊敬的国家,“丝路精神”更是为印尼穆斯林界所认同。

  中国经济网记者:您认为“丝绸之路”精神有何地区乃至国际共性?

  萨义德:核心就是文化,包括共同的价值观、处事方式和语言风俗等。例如,《经济日报》驻雅加达记者站所在地Kuningan就有“黄皮肤人聚集地”这层意思,印尼语里Tofu、Sate也源于中文的豆腐、沙爹等,这表明“丝路精神”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忆,更根植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又如,两国早在首届万隆会议上就共同倡导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”,我在中国国学经典《弟子规》和印尼温和伊斯兰主义典籍中均找到了该原则的文化印记,这一原则至今仍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地区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。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,相互欣赏、相互理解、相互尊重是“丝绸之路”的优良历史传统,中印尼两国既能保持我们各自的文化特性,又能在发扬“丝路精神”的同时不断加深友谊。

  中国经济网记者: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,您对中印尼两国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有何设想?

  萨义德:中国和印尼历来是好兄弟、好伙伴、好邻居。近年来,双方关系快速发展,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双方领导人频繁互访,为双方进一步对接“印尼海洋强国战略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夯实了基础。我们愿意作为主要桥梁,推动两国在反对极端主义、倡导温和伊斯兰教、开展伊斯兰教育等方面积极合作,尤其是通过强化语言、宗教、科技工艺、医疗卫生等多方面的人才交流与教育合作,促进双方共建平等互利、和谐共荣的关系。

  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多小时,萨义德的秘书在旁提示已有几人等着与总主席议事。或许是看出记者有些意犹未尽,萨义德与记者话别时说,“下次你来,和我说说中国读者的反馈,这也是一种学习”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 田原)